光面爆是沿設計開挖邊界布置密集的炮孔,采取不耦合裝藥或者裝填低威力炸藥,在主爆破區(qū)前起爆用以形成完整的開挖輪廓面,而后衍生出預裂爆破以及聚能爆破技術。
聚能管爆破技術,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就在軍事方面廣泛應用。國內在聚能破甲技術發(fā)展過程中,如敏感彈戰(zhàn)斗部等方面取得了較為快速的發(fā)展。
20世紀60年代初,聚能爆破開始用于工程建設,首先是瑞典的U.Langefors提出,孔壁切槽爆破利用槽口應力集中定向開裂的設想,后經過W.L.Fourney驗證是有效的。70年代國外廣泛研究和應用了切槽爆破技術。
1984年武漢大學開始著手研究切槽爆破技術,1991年取得有關切槽工具、爆破參數(shù)等多項zhuanli。
1992年長江科學院在宜江前坪長江可許愿試驗基地進行過孔徑40mm、孔距60cm、孔深3-4cm的塊狀石灰?guī)r刻槽聚能預裂爆破解炮實驗,實驗結果壁面平整,因炮孔切槽工藝制約以及巖石固有裂隙等因素影響,一直未采用!
20世紀90年代以后水電開發(fā)的蓬勃發(fā)展和全國基本的大規(guī)模建設展開,工程建設學者們又產生了對聚能光面爆破技術的濃厚興趣,進入21世紀后更是方興未艾,設計出各種聚能裝藥裝置,但是效果差強人意并未大規(guī)模進行采用。
2015上半年,高級爆破工程師魏華昌以及何廣沂教授組建團隊對聚能管光面爆破立項進行研究,2016年2月份研究成功,3月份推廣并投入使用! [4]
2018年3月1日,石門隧道爆破項目成功登陸CCTV10《走近科學》,其中使用的聚能光面爆破新技術已經在在全國范圍內廣泛使用并且進行技術改革。如寶漢高速石門隧道項目等等。